第两百七十三章 去见个故人-《军工帝国》
第(3/3)页
今天正好是难得的假期,既然已经出来了陈旭就决定好好利用一下,趁着有时间去见一个必须要见得熟人。
有了直升飞机去哪里都方面,如果合理的安排时间,一天之内可以去很多的地方。陈旭的支奴干是专门给他一个人用的,所以平时即便是休假时期,他拿去私用也没什么问题,这是他的特权。
到了南方重工集团的工业园,里面越来越多的新面孔,以前的话经常还能碰到熟人,自从工业园扩大规模之后,招聘的新工人也越来越多,尤其是钟思阳处理完东湖药厂的事情之后,就正式开始了人才抢救计划,把大抽风时期那些埋没的人才,改开之后适应不了市场经济环境而倒闭的工厂,进行大规模的筛选招聘。
这个工作非常的麻烦复杂,尤其是审批调查的工作非常的累人,要确定这名工人确实是有技术在身的,不仅仅是要验证他的工艺水平,同时还要向他以前的工友取证,才能确认此人确实是真材实料的本事,避免出现鱼目混珠这样的事情。
这有技术的人才可不好找,好多都下海去了大城市打工,有些甚至直接回乡下种田了,有些乡下电话都打不通,必须专门派人去找。
有些下海迹了的自然不会再回来,但是这样的人始终是凤毛麟角。大多数被埋没的工人处境都不怎么好,尤其是很多一辈子在国营工厂干活,改革开放一来,受到外资企业,国内其它率先崛起的企业的双重挤压,一些反应慢墨守成规的国企就扛不住倒闭了,工人也是树倒猢狲散,他们大部分年级都到了四五十岁,这样大的年纪什么工作都不好找了,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抛弃几十年积累的技术,去做一些简单地小生意维持生计。
陈旭的人才抢救计划格外看重的就是这些人,他们熟练地技术只需要经过简单地培训就可以上岗,做出来的产品绝对是精品,比起培养大学生不知道要省多少的人力物力。这些工人中最小的年纪都过了四十五岁,最大的年龄都有七十岁了,不过没关系,只要能干的动,有技艺傍身,哪怕九十岁了都照样能工作,南方重工集团下属的工厂几乎都是重型机械制造,工人的经验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品质。
像有些老工人,用手摸就能摸出产品的尺寸是否达标了,这种顶级的神级工匠非二三十年不能训练出来,这样的工人比高端数控机床还要珍贵,放到任何一家企业都是顶梁柱般的存在。
有时候一名这样的神匠,就能撑起一条产值十几个亿的生产线。
更别提这些老工人还能带两到三个徒弟,把徒弟带出来之后,对企业的利益就更大了。
有徒弟在,这些老工人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需要动手,只需端着茶杯站在旁边看着自己的徒弟工作即可,有了纰漏他们也能及时的提出来,这样一对一的培养效果极佳,大多数时候只需两到三年这些学徒就可以出师,对于人才紧缺的集团来说真的是非常重要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