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-《谋三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是发生在公元200年年底的事情,曹操以少胜多,取得了官渡之战的全面胜利,公元201年,曹操在仓亭再败袁绍。袁绍从此忧闷成疾,202年5月,发病吐血身亡。此后,袁氏集团元气大伤,再也没有逐鹿中原的野心和能力。

    袁绍并不是一个没有能力的人,他成功地利用家族资源,将自己的事业推向了一个辉煌的顶峰,袁绍的成就大大地超过了他的先辈。然而,出身世家、仕途顺利也赋予了袁绍自以为是、眼高于顶的弱点,使他过分执著于自己的看法,无法博采众长,所以关键时刻,他就成了睁眼瞎,往往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。

    袁绍的手下不乏有远见卓识的谋士,沮授和田丰就是其中的两个。沮授和田丰当初就坚决反对袁绍发动这场战争。田丰提出来,我们当前的策略应该是壮大自己的实力,同时可以派小股部队时不时去骚扰一下曹操,曹操在东边,我们就打西边,曹操在西边,我们就打东边,让曹操疲于应付,我们则以逸待劳,这样不用多久,何愁不能打败曹操。现在您举十万精锐全部力量孤注一掷,有没有想过万一失败了怎么办呢?

    袁绍一听这话,气就不打一处来,他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失败这两个字。袁绍想当然地认为,我大军压境,哪里有失败的道理,你却老给我泼冷水,左一个失败,又一个失败,喋喋不休,这不是咒我吗?于是不由分说地把田丰关到大牢里,你先在牢里待着吧,看我胜利归来的时候,你还有什么话说。

    一年以后,官渡之战失败,朋友们纷纷到牢里来看望田丰,向他表示祝贺,说田兄,你的意见被证明是正确的,你总算可以出狱,得到重用了。谁知田丰听到这个消息后,不喜反悲,仰头长叹说,这回我是死定了。朋友们不解,你的意见是正确的,怎么会死定了呢?田丰说,如果这回我们打赢了,主公一高兴说不定就把我赦免了,胜利者总是宽容的嘛,可这次他打了败仗,一定会恼羞成怒,拿我出气,所以我这回是死定了。

    这一回,田丰又说对了。袁绍带着仅剩的七百人马从官渡逃回邺城,袁军将士都捶胸顿足地说,如果田丰在这里,我们怎么会落到这个下场啊?袁绍听到这话,又嫉又恨,就问逢纪,田丰在邺城表现如何啊?逢纪就是个小人,于是说,他啊,听说我们打了败仗,拍手大笑,幸灾乐祸呢,说这下就证明他是英明的了。袁绍一回邺城,就先去杀了田丰。

    从这一点,就可以看出袁绍和曹操的区别。曹操从来是打败了,就自己担负起责任,进行自我批评,打胜了,就感谢那些有功的将领。袁绍呢,是打胜了就归功于自己,打败了则迁怒于别人。

    官渡之战,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转折性的关键战役,经此一役,历史改变了走向,袁绍拱手让出了北方霸权,曹操则正式登上了北方霸主的地位。但是,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。袁绍还有三个儿子袁谭、袁熙、袁尚,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?

    官渡之战,与其说是曹操用兵如神的结果,不如说是袁绍的愚蠢所致。而袁绍的失败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失败、性格的失败。

    袁绍在指挥上犯了一系列错误,如白马中计,拉长补给线,不采纳奇兵袭许昌的意见,不派重兵救乌巢。

    然而,他最根本的失误是用人的失误。袁绍眼高于顶,自己之外,不知有人。他用人的原则很简单,谁讨我高兴,我就听他的,谁给我提意见,我就讨厌谁。忠言很少有不逆耳的,所以袁绍就拥有了一种特别的才能: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,他是一定不会听的;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,他是一定要听的。如此用人行事,袁绍不败,那才是怪事!

    5.  千古奇才

    袁绍有三个儿子,老大袁谭,老二袁熙,最小的是袁尚。建安十年春,曹操在南皮杀了袁谭,袁尚和袁熙投奔了乌丸。乌丸又叫乌桓,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,他们的大本营柳城就是现在辽宁省的锦州市。乌丸一直是站在袁绍这边的,所以袁尚和袁熙逃到这个地方,准备在乌丸的帮助下对付曹操。

    眼看统一北方的长征只剩下最后一步,这一步还走不走?

    曹操阵营里一片反对的声音。还在袁绍与曹操开战的时候,刘备就借机溜到刘表那里去了,如今经过数年的休养生息,枭雄刘备在荆州又积聚起相当的实力,如果曹操孤军远征,刘备会不会乘机在背后发难,袭击许都,劫持汉帝?更何况,打乌丸的难度太大,当时曹操的大本营在邺城,也就是河北的临漳,而乌丸在辽宁锦州,两地之间距离遥远不说,路途也非常险恶。

    这些意见听起来句句正当,连曹操也陷入了疑虑。正在这个时候,议事朝堂响起了清风朗月般的笑声,曹操最年轻的谋士、唯一的知己郭嘉笑着说:主公你放心地去吧,留下一个空空荡荡的许都也无妨,我断定刘备不会给你添麻烦,因为有人会帮主公阻止他,谁呢?刘表。

    在《三国志》中,郭嘉是这样分析的:“表,坐谈客耳,自知才不足以御备,重任之则恐不能制,轻任之则备不为用。虽虚国远征,公无忧矣。”刘表,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人,自知能力比不上刘备,重用刘备担心无法驾驭他,轻用则刘备的才干发挥不出来,主公完全可以放心远征。

    至于关山险阻这事,也不全是坏事。郭嘉认为,正是因为乌丸既远又险,所以他们绝料不到我们会去打他,我们正可以来个突然袭击;另外,乌丸和袁氏的关系厚密,一旦他们结合起来,时日长久,酿成祸患,不但统一北方的目标不能实现,就是我们已经占有的冀州和青州都会失手。所以,乌丸必须打。

    郭嘉确实料事如神。曹操的军队出发不久,刘备就向刘表建议说,这正是好机会,我们赶快乘虚而入,把皇上从许昌接到我们荆州来吧。那时候,就是我们挟天子以令诸侯了。刘表下不了决心,说等等再看吧。刘备没有军队,干着急也没有办法。等曹操从乌丸凯旋的时候,刘表才遗憾地对刘备说,看来,我确实错过了一次机会。刘表那时候一定不知道,他错过的是最后一次机会。在平定乌丸的第二年,曹操就出兵攻打刘表,曹操七月出兵,刘表八月就死了。

    回头说,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,发兵远征。到达易县的时候,郭嘉嫌部队行进速度太慢,就说服曹操弃掉辎重,轻装奔袭。

    这是曹操军旅生涯中最为凶险的一战,建安十一年的夏天,老天也要考验曹操,北方多雨,原先设定的路线被毁,无法通行。曹操没有放弃,他在原路竖了个牌子:“方今暑夏,道路不通,且俟秋冬,乃复进军。”设置了撤军假象,然后在当地向导田畴的带领下,另寻了一条名为卢龙塞的小路,继续进发。

    这条路在长达两百年的时间里,人迹罕至,基本上是一条没有路的路。一路上,曹军逢山开路,遇水叠桥,走得煞是艰难。沿途更有长达两百里的地段干旱无水,需要掘地三十多丈才能见水,后来粮食也吃光了,曹军不得不杀了几千匹战马充饥。就这样,曹军历尽艰辛,在建安十一年的八月抵达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。直到这时候,乌丸那边才得到消息,仓皇之间集结数万骑兵前来迎战。

    这是场遭遇战,也是场决战。曹操战败,曹军就会全部覆灭于辽西;乌丸战败,柳城肯定失守。狭路相逢勇者胜,曹操派勇将张辽、张郃为前锋冲阵。这两人向来彪悍无比,一路拍马下山,直冲敌阵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曹军奋勇上前。乌丸本就人心惶惶,看到曹军如此勇猛,阵形开始崩溃。辽西单于被曹军斩杀,乌丸群龙无首,被杀得七零八落。

    曹操大获全胜,一举平定了乌丸。《三国志》记载:“胡汉降者二十余万口。”袁尚和袁熙逃到辽东太守公孙康那里,曹操料到公孙康会有所动作,不去追击,坐等袁氏公子人头。果然公孙康伏杀二袁,把他们的人头当礼物送给了曹操。

    奇袭乌丸,是曹操一生中最为艰难的一场战争,也是郭嘉敢出险招、险中求胜的军事天才的一次极致发挥。郭嘉谋略的成功,不仅寄托在他敢冒奇险的过人胆略上,更建立在他对对手心理的洞察和把握上。在追随曹操十一年的戎马生涯中,郭嘉为曹操贡献了诸多谋略,这些谋略无一不是出人意料,无一不是危险重重,无一不取决于对手的行为是否严格遵照郭嘉的预见。

    曹操打吕布的时候,战役持续了大半年,曹军疲惫至极。曹操见状准备撤退,是郭嘉看出吕布的性格缺陷,他认为吕布就像项羽,有勇无谋,这种人没有智慧,也就不具备韧性,如果气衰力竭,就会败亡,于是劝曹操猛攻。曹操听了他的话,发动大军不要命地猛冲上去,果然一鼓作气打败了吕布。

    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,敌强我弱,形势危急,这时候如果刘备趁机发难,曹操就会有灭顶之灾。曹操打算去教训一下刘备,可正面的袁绍已经不堪应付,又怎能分兵去打刘备呢?郭嘉镇定地说,刘备可以打。他分析说,必须趁刘备立足未稳,狠出重拳,把刘备一举打败。至于袁绍,他性格犹豫多疑,就算要偷袭也不会很迅速,这段时间差可以用来消灭刘备。于是曹操发兵,果然打败刘备,捉了关羽。郭嘉的这项大胆谋略得以成功,唯一的条件就是袁绍如其所料,该出手时不出手。

    还是曹操和袁绍对峙官渡的时候,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从江东传来,江东小霸王孙策准备起兵偷袭许都。孙策向来骁勇善战,他如果出兵,曹操的根据地许都一定不保,曹军也将面临覆灭的危险。一时间,曹营人人自危,不少人开始向袁绍暗送秋波,寻找后路。但郭嘉又一次笃定地说:没事,孙策来不了!

    郭嘉断言说,孙策在来之前,必定会死于刺客之手。这话听起来荒诞无比,难道曹操的一世霸业就寄托在不知何处的刺客之手?郭嘉又凭什么断定孙策的死?

    然而不久,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消息从东吴传来:孙策死了,死于刺客之手!

    请看郭嘉是怎么分析的。郭嘉认为,孙策为了平定江东,杀了不少有实力的地方豪强,犯了众怒,但孙策自恃勇力过人而轻于防范,所以“虽有百万之众,无异于独行中原”,只要有一个刺客,就可以要他的命。所以郭嘉断定,孙策必定死于刺客之手。

    千真万确,上一章我们已经讲过,孙策正是死于被他杀死的许贡的门客手上。

    当年裴松之在为《三国志》作注时,显然不敢相信郭嘉的惊世之才,他认为孙策死于刺客之手,不过是一个巧合。真的只是巧合吗?让我们从头了解一下郭嘉。

    郭嘉,字奉孝,出生于颍川。颍川在今天的河南宝丰一带,三国时百分之七十的人才都出于此地,这种环境也会潜移默化地濡染郭嘉。郭嘉出身寒门,从小就胸怀大志,20岁的时候,就开始悄悄结交有才之士,不与世俗之流来往,所以一般人都不知道郭嘉,但凡了解郭嘉才能的,都是一些高明人物。

    21岁的时候,郭嘉也曾投靠袁绍处,袁绍给予了他优厚的待遇,然而不过十来天时间,郭嘉就把袁绍看得清清楚楚,给袁绍手下谋士辛评、郭图留下了几句有关袁绍的评语:“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,欲与共济天下大难,定霸王之业,难矣。”袁绍想学周公礼遇下士,却没有学到精髓,多谋寡断,和他共成大事,解救天下大难,很难!丢下这些话,郭嘉飘然离去。

    此后四五年的时间里,郭嘉一直赋闲在家。后来,在荀彧的推荐下,郭嘉来到曹操这里。两人就像刘备和诸葛亮一样,密谈一番之后,顿生如鱼得水之感。曹操由衷地感叹说:“使孤成大业者,必此人也!”郭嘉也欣喜地说:“真吾主也!”

    从此,郭嘉成为曹操的军事祭酒,为曹操征战四方出谋献策,尽心尽力。郭嘉比曹操小21岁,他们两个人是上下级,更是忘年交,是知己,曹操常对人说,最知我心意的人是郭嘉。两人行则同车,坐则同席,关系厚密,非同一般。

    季札曾说过,“中国之君子,明于礼仪而陋于见心”,这句话也许可以反过来形容郭嘉,郭嘉明于见心而疏于礼仪,他性格洒脱,自由自在,不拘礼仪。曹操手下有个叫陈群的纪检官员,曾经因为郭嘉行为不检,在朝堂上参奏过郭嘉,郭嘉却神情自若,丝毫不以为意。曹操一面表扬陈群坚持原则,检举有功,一面对郭嘉不闻不问,放任自由,看到郭嘉泰然大气的样子,甚至在心底越发欣赏他。

    在辗转四方的征战生涯中,曹操总是把郭嘉带在身边,以便随时向他咨询。郭嘉也从不曾让曹操失望过,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,点拨迷局,正确决断,用曹操自己的话说:“每有大议,临敌制变,臣策未决,嘉辄成之,平定天下,谋功为高。”

    曹操对年轻的郭嘉寄予了无限的期望,打算在平定天下之后,把身后的治国大事托付给郭嘉,然而天妒英才,曹操的希望落空了。就在奇袭乌丸之后,从柳城回来的路上,水土不服,气候恶劣,再加上日夜疾行操劳过度,体质本就单薄的郭嘉竟然染病去世。

    郭嘉病重的时候,曹操心急如焚,不停地派人去探视;郭嘉去世后,曹操痛哭流涕,多日沉湎于悲痛之中,在给荀彧的信中,吐露着失去郭嘉的惋惜和痛心。

    郭嘉之死成为曹操戎马生涯的一个分水岭。郭嘉死前,曹操先后灭吕布,剿袁绍,一统北方;郭嘉死后,曹操除在西北与马腾、韩遂的战役中取得一些成绩外,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,赤壁之战更饱尝战败的滋味,无奈坐视天下三分。难怪曹操会用“毒恨”这样强烈的词汇去形容失去郭嘉的心情,难怪曹操在赤壁之战后,发出泣血般的哀叹:“郭奉孝在,不使孤至此。”

    后人有诗赞郭嘉:“天生郭奉孝,豪杰冠群英:腹内藏经史,胸中隐甲兵;运谋如范蠡,决策似陈平。可惜身先丧,中原梁栋倾。”信然!

    郭嘉有一种禅宗式的思维能力,能够在纷扰繁冗的万机之中一举把握要害,所以他便具有拨云见日的理解力、当机立断的决策力和险中求胜的把握力。在这些能力背后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为人纯粹的郭嘉,一个内心沉静的郭嘉,一个于混乱喧嚣时代直取自己所要,一个高度忠实于自己生命的郭嘉。

    如果说生命是一寸一寸光阴的延展、一点一滴心力的聚集,那么郭嘉则尽全力捍卫了生命的纯度。少年时的“不与俗接”,不是清高,而是不欲将生命虚度于无谓的交际中;弱冠时从袁绍处断然离去,不是骄狂,而是不愿意在不适合的地方浪掷自己的精力;受到陈群的检举后,神色自若,依然故我,不为抗拒世俗,只是放任了生命率性真实的本来模样。或许郭嘉的神智令我们望洋兴叹,然而他纯粹和专注的态度并非遥不可及。

    6.  不拘一格

    建安十二年,袁绍死了,袁谭死了,袁尚死了,袁熙死了,袁氏家族的势力至此全部覆灭,曹操成为中国北方名副其实的霸主。当年九月,曹操从柳城班师回朝,途经碣石,策马上山,遥望渤海,意气风发,于是写下了《观沧海》:

    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幸甚至哉!歌以咏志。

    诵读这首诗,一种气壮山河、吞吐日月的雄浑气度就会扑面而来。由于诗作者在政治上的成就太过炫目,人们常常忽略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,其实曹操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。自汉武帝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以来,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,文人提笔只会歌功颂德,既缺乏真性情,又没有独立的风格。曹操在诗中,直抒胸臆,慷慨陈词,一扫旧曲古辞的陈腔滥调,表现出爽朗刚健的清新风格,这种风格被后人称为“建安风骨”,曹操也当了一回引领建安文学的弄潮儿。

    文为心声,曹操的笔下之所以能够涌出如此深沉饱满、雄健有力的诗句,正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不拘一格、务实求真的人。

    曹操的务实在他的生活中处处有体现,首先他的婚姻就不随俗流,不拘虚名。曹操的第一任夫人丁夫人在长子曹昂死后,日日哭泣,责怪曹操,被曹操一气之下送回娘家,事后曹操后悔,就去接丁夫人,丁夫人却再不理睬曹操,曹操只好好言抚慰后离开。

    丁夫人走了,曹操就把他的妾卞氏扶了正。卞夫人出身倡家,以前是一个倡伎,此“倡伎”非“娼妓”,是卖艺不卖身的那种,不管怎么说,这种出身也够低微了。按照当时的门第观念,这样的女子是万万不能做正夫人的。但曹操根本不理会这一套,因为卞氏贤德**,为人非常好。

    据史料记载,卞夫人每次随军征行,遇到白发苍苍的高龄老者,总是会停下车来打个招呼,还会赐以绢帛,常常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地说:“唉!只恨我的父母已不在人世了。”

    卞夫人的大儿子曹丕被立为曹操的继承人后,人们都来表示祝贺,开玩笑让卞夫人请客,卞夫人却非常冷静地回答说:“丕儿被立,只不过是因为他年长而已。作为母亲,我没有把孩子教坏,就已经心满意足了,又哪里敢居什么功啊!”面对这样的大喜事,还能够淡然谨慎地对待,不要说对于一个出身低微的女子,即便对于一个男子来说,也不是易事。曹操听到这件事,对卞夫人很是欣赏:“怒不变容,喜不失节,故是最为难。”

    对待家事,曹操能够不拘一格,讲求实际效果,处理政务的时候,曹操也秉承了同样的作风。曹操清楚,霸业是扬帆济远的船,人才则是船上的桨手,所以曹操曾于建安十五年、十九年和二十二年三下求贤令,公开向天下招纳人才。

    曹操招纳人才的标准更称得上特立独行、惊世骇俗。自古以来,人们都把“德行”、“名节”、“门第”作为选才标准,曹操却忽略这些,只提出一条——唯才是举。他要求各级官吏,不计微贱,不拘品行,不废偏短,把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统统推荐上来。

    曹操的解释是“治平尚德行,有事赏功能”,就是说,天下太平的时候,可以把道德标准放在首位,然而动乱之秋是急需人才的时候,那么我们就要奖赏功劳和能力,把才干放在第一位。这就是不泥古法,不拘一格,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。

    当然,曹操的“唯才是举”并不是排斥德行,而是“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”,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德行,而忽略那些有真才实干的人。

    曹操当然喜欢德才兼备的人才,他手下的崔琰和毛玠就是这样的人。曹操每次谈起他们都肃然起敬,重用他们去做选拔官员的工作。

    看看对于德行上有瑕疵的人,曹操是什么态度呢?

    曹操有个老乡叫丁斐,字文侯,这个人喜欢占小便宜。曹操曾经分派他去管一群牛,结果他把家里的瘦牛牵出来,换成公家牛群里面的肥牛,后来这事被人检举了,丁斐就被罢了官。有一天曹操在路上碰见丁斐,就故意开玩笑说,文侯啊,你的官印上哪儿去了?丁斐知道曹操调侃他,也故意回答,我的官印我拿去换大饼了。曹操哈哈大笑,回过头来对身边的人说,毛玠多次要我重罚丁斐,我说算了吧,丁斐这个人对我来说,就像人家家里又会抓老鼠又爱偷东西吃的猫,即便小有损失,却能保护财物完整。曹操对待这种人的做法就是重用其才、不避小贪。

    郭嘉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陈群常常当众指责郭嘉,郭嘉依然故我,从不悔改。曹操一边奖励陈群的清正,对陈群说,你这样做是正确的;一边又对郭嘉信任如故,既不处分郭嘉,也不指责郭嘉,更不要求郭嘉改变他的私人生活。

    曹操的这种行为不是和稀泥,也不是搞平衡。他明白,德行必须受到尊重和鼓励,否则小人就会横行,所以他表扬和肯定了陈群,认为陈群坚守道德底线,批评行为不检点的人的做法是对的。但是曹操又明白什么叫抓大放小,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,既然每个人都有缺点有毛病,那么就不要求全责备了,尤其对待郭嘉这种非常之人,就要使用非常之法。曹操的态度就是,常规的该坚持还是要坚持,但也不要认死理,该实施权宜之计的时候还是要灵活处理一下。

    曹操在用人上本着务实的精神,不仅不避小贪,不拘小节,也不计较前嫌。曾经有个叫刘雄鸣的蓝田人,年轻时住在覆车山下,以采药打猎为业,每天早晚出入云雾之中,却从不迷路,人们传说他能喷云吐雾。李傕、郭汜作乱时,很多人前去归附他,后来他去投曹操,曹操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说:“我刚进关中时,梦到一个神人,这神人就是你吧?”曹操对他以厚礼相待,还封他为将军,让他回去招揽部属。谁知刘雄鸣回去后,情况就变了,部属不肯投降曹操,还逼着他一起反曹,刘雄鸣无奈,只好从了部署,聚集了几千人,守在武关道口。曹操派夏侯渊去打他们,刘雄鸣败逃到汉中,后来曹操平定汉中,刘雄鸣无处可逃,只好又来投降曹操。曹操一见他,就上前拉着他的胡须说:“老贼,这回可把你捉住了!”曹操恢复了刘雄鸣的官职,把他调到渤海做事。

    从这些事情中,我们看到的是曹操的气魄和见识、务实和大气。鲁迅就曾经赞扬曹操说:“不忠不孝不要紧,只要有才便可以,这又是别人所不敢说的。”这种魄力和胸襟使天下人才一时尽归许都,曹操在世的时候,他的帐下共有谋士102人,人才阵容在三个国家中是最强大的。文臣武将齐心协力,各展神通,使曹操的战船乘风破浪,扬帆济远,在建安时期独领无限风骚,无人能出其右。

    不拘一格和务实其实是近义词,如果“格”代表的是没有生命力的规则的话,“务实”所摒弃的正是这些无谓的规则。曹操有着开拓进取、求真务实的精神,这种精神渗透在他生活的各个层面,从诗歌到生活,再到政治。

    “务实”的另一个含义是看见真相、承认真相。曹操不求全责备,是因为他洞察了人性的真相,知道光明和阴影总是如影随形,具有大智慧的人不会一边向往光明,一边回避阴影。

    接纳真相带来的结果就是心境上的平和博大。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;峣峣者易折,皎皎者易污。成就大事的人必然是胸襟开阔的人。

    7.  孔融之死

    在上一节中,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爱惜人才的曹操,然而几个鼎鼎大名的才子孔融、祢衡、杨修却先后死在他的手里,这是怎么回事呢?

    先说孔融,说起孔融,人们都会想到“孔融让梨”这个故事。孔融从小就既仁义又聪明,被当地人称为神童,他还是孔夫子的第二十世孙。所以,说孔融是名满天下的才子,一点儿也不夸张。

    孔融在38岁的时候,就当上了北海相,后来又到许昌担任主管工程的将作大臣,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干部。当时朝廷的御前会议就是孔融的独家发言会,别的卿大夫根本插不上嘴。

    来头大、才气大,自然成就了孔融的脾气大。197年,袁术称帝,袁术的亲家太尉杨彪和曹操素来有仇,曹操就想趁机杀了杨彪。孔融知道这事后,就去找曹操,用《周书》里“父子兄弟,罪不相及”的话来阻止曹操。曹操辩解说,我是在履行皇上的意思。孔融回驳说:莫非成王要杀召公,周公也说不知道?如今天下敬仰您,是因为您聪明仁智,如果您滥杀无辜,会让天下人心寒的。首先,作为堂堂鲁国男子汉,我明天就不来上朝了。曹操一听,无话可对,只好同意不杀杨彪,但心里存下了芥蒂。

    孔融没有意识到曹操这种微妙的心理变化,还处处和曹操作对,讽刺挖苦更是家常便饭。

    曹操攻占邺城后,他的儿子曹丕就霸占了袁熙的妻子甄氏。孔融就在给曹操的信里说:当年武王伐纣,把妲己赐给周公了。曹操信以为真,还傻乎乎地去查找典籍,结果哪儿也没找到出处,就去问孔融,你在哪儿看到的,孔融这才悠悠地回答说:“以今度之,想当然耳。”聪明一世的曹操这才知道自己被孔融当猴耍了一回。

    如果说前几件事,孔融还占点儿道理的话,那么这后一件事孔融就太过狷介张狂了。曹操为节约粮食,下令禁酒。孔融喜欢喝酒,于是就起来唱反调,说天上有酒星,地上有酒泉,人间有酒德,这酒怎么可以禁呢?如果酒能禁,那女人也可以禁了,不见自古到今有多少因为女人而亡国的事例。这些话传到曹操的耳朵里,当然句句是刺,但曹操都生生地忍下了。

    曹操绝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,你若只是在小事上说说怪话也无所谓,但问题是不管小事还是原则上的事,孔融都毫不忌讳,想批评就批评,想攻击就攻击。曹操打官渡这一战之前,孔融还四处散布言论,说曹操必败,这不是扰乱军心吗?

    所以曹操就忍无可忍,再加上孔融与刘备关系向来亲密,留着这样的人在朝中,曹操去打刘备都不放心,于是他就在出兵荆州之前,把孔融给杀了。当然,曹操也不能说杀就杀,他还是找了点儿由头的,这由头就是孔融曾经说过一句话:“有天下者,何必卯金刀”,卯金刀就是繁体的“刘”字,这算是谋反了,所以孔融很快就被处死。

    杨修,字德祖,他的父亲就是曹操想杀被孔融拦下的杨彪。杨修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物,可惜他太喜欢卖弄自己的聪明。杨修是曹操的主簿,却对朝九晚五的办公室生活非常厌倦,动不动就想溜出去享受下自由。曹操常常会在他上班时问他几个问题,为了不露破绽,杨修就事先揣度曹操的心思,将答案写在纸条上,按顺序放好,告诉侍从,如果丞相差人来问,就按写好的内容顺序作答。杨修确实非常聪明,每次都揣摩对了曹操的心思。

    然而有一次,老天成心和杨修开玩笑,一阵清风吹来,桌上的纸条散落在地,再捡回来次序就乱了。曹操又差人来问,侍从就按错误的顺序回答了一通。曹操一看,怎么答的和问的是两码事啊,就找来杨修盘问。杨修到底胆小,就坦白从宽了。曹操一听,杨修居然这样玩弄自己,心里就暗暗生恨了。

    和曹操两人玩玩聪明也就罢了,杨修在众人面前也不肯收敛。有一回,相国府建好了,曹操前去视察,看了之后什么意见都没给,就在门上写了个“活”字。杨修便让人赶紧把门拆了重建,解释说“门”里一个“活”,是“阔”字,丞相嫌这门宽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